查看原文
其他

榫卯Talks | 刘珩:举重若轻,边走边唱

2017-05-02 蒋森丽 李智 马良行MAHOOOO


本文长度约4800字,建议阅读16分钟


作为一位参与过众多建筑设计和改造项目的知名独立先锋建筑师, 博士、教授、威尼斯双年展与深港双年展策展人等各种头衔和身份让刘珩的身上聚焦着太多的目光。但学术与践行对她而言依然是一条苦行僧的道路,孤独而艰难。在访谈中,我们或许能够感知这样一位不凡的女性建筑师背后的坚持与守望,但更多的是她举重若轻,边走边唱的力量和勇气。

 

2017年5月7日14:00-17:30,清华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榫卯Talks,让我们一起分享她最为独到的建筑观点。

 

——编者

采访:蒋森丽

编辑:李智


文内配图均由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提供。

文章末尾有“榫卯Talks思想者大会第二期”抢票活动,记得看到最后哦~


受访人:刘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硕士

中国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工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副教授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ETH)客座教授(2015-2016)


她不在事务所的时候,就会在国内外四处游学,欣赏风景、感受人文、研习建筑、传授知识。她是当代中国先锋建筑师,多年来坚守初心,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设计之路,在梦想与实践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平衡。

——编者自述


  南京【折房子】- 艺术家工作室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Q:在我们的社会中,很多时候“女性”被打上了特殊标签。我们定义女性导演、女性作家、女科学家、女性建筑师...... 身为当今国内为数不多的知名女建筑师,“女性”仍然是你身上较为突出的标签。你如何看待女性建筑师这一身份标签?另外,在国内外不同的建筑设计环境中,女性建筑师群体又有怎样的差异?


A: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女性+建筑师的表述。建筑师作为一个职业并没有性别之分。建筑师是个传统的工科专业,在一般人的眼里,先入为主,应该是个男性的职业。这个观念使得“女性建筑师”作为一个“不传统”的标签,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况且,建筑设计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很多女性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能留守前线并挑大梁的自然就成了“稀有动物”。


国外情况也差不多,当然,这跟文化大背景有关。所有的职业、专业、男性、女性都不能孤立于现实社会以外来讨论。所以,要谈西方女性建筑师是否比东方的在事业和生活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就要看她们所处的文化和环境差异。西方社会虽然女权主义很强势,在政治上也受支持,但这个专业自身的工科和强度特质, 决定了女性建筑师永远是少数人。当然在东方社会,政治的差异和传统文化的惯性比西方显得更加保守、固执,从这个角度看,女性建筑师群体更突显了这种性别与职业的冲突和反差。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万科云,2016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Q:你最欣赏的建筑设计师或是艺术家有哪些?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A:对我来说,思想和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不少的改变。学生时代,我对像柯布西耶、密斯、Alvar Aalto这样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很崇拜,受到他们思想的牵引一次又一次地专门跑去欧洲看他们的设计作品,90年代做这件事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超前的建筑设计理念至今也在影响我的实践,在他们的身上我也汲取了许多营养。多年的设计实践之后,我发现原来的那种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已经化解成一个泛性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包容、更具开放性。远到芬兰、丹麦、瑞士北欧的建筑师,近到南亚东亚的地域性的建筑师,虽然可能在国际上没有密斯、盖里、赖特等明星似的影响,但是他们这种扎根于本地的实践,跟当地的文化、地域和历史互为生根关系,对我现阶段的建筑创作影响更大。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超越了对个人的崇拜,更多的是对作品本身的认知和欣赏。

 

至于艺术,我会对某一些类型的艺术创作有兴趣。从小我就很喜欢舞蹈,尤其是现代舞,那种流动性,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深深吸引过我;还有装置艺术,我更倾向于有空间感的那种,它们是比较接近建筑语言的那种创造类型。在美国伯克利求学的时候,对艺术电影,大地艺术很痴迷,我会利用暑假开车走遍西部去看散落在各地的大地艺术作品,像迈克尔·海泽等人的作品,其实更多的时候,你已找不到他们的作品了,但对我来说, 寻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享受。如果一定要把我喜欢的东西关联起来,似乎都是与现代性有关系,就是颠覆传统、颠覆惯性,追求一种很极致、很直接、很简单的感觉和表达。


 Michael Heizer’s double negative(左)

Martha Graham’s modern dance(右)

 刘珩速写:  1991年第一次欧洲之行

 刘珩速写:  1991年Summer School at Oxford, England




 不自然2展览—“纸上谈兵”


展览地点:广州/深圳/北京

展览时间:2013.07

展览类型:材料装置


编者注: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是物质材料和介质,兵是介质承载的内容。字面理解,就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延展理解,无论战术如何成功,也难以在纸面上检验。空谈理论,不能成为现实。这个双重含义,给了我们这次设计的灵感和实验的动力。


Q:当下,建筑师做跨界设计似乎成为一种潮流,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A:我一般跨界都跨得很大,比较极端。我对城市设计、基础设施等大尺度的问题很有兴趣,也对小装置、小家具有感觉。但都要有个前提,就是与空间与建筑有关系。现实中,我们做完建筑也会做相应的室内,室内做完有时连家具也一块设计了,因为我觉得只有把这些相关的东西统一设计了,才能让空间更纯粹。我并不觉得这是跨界,只觉得建筑师理所当然应该有能力做到这一步。不是吗?总之,关注大问题,解决小事情。一切以落地为条件。




建筑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比如材料、造型、建构方式等。这是每一个建筑实现的必经之路,但设计的起点是可以非常多元的。建筑师可以与艺术家,甚至科学家、工程师去讨论一些类似的基础问题。

——刘珩


 北京四合院改造:大半截胡同7号,2016北京设计周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Q:在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中国建筑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建筑师的角色是否有助于打造不同城市的在地性?


A:这是个大问题,城市更新并不只是建筑师的问题,它毕竟还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从政策到空间改造,再到使用的过程。在这样一条线上,建筑师能起什么作用呢?中国城市化看起来好像都是建造问题,其实更多的还是集体意识,价值观和立场问题。就是说建筑师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看待自己的参与和实践。当你不赞同大拆大建的时候,你能选择放弃项目而不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吗?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建筑师去思考和面对,应该是整个建筑评论界和建筑师,甚至与甲方和建设方一起来共同探讨或者说争论的问题。

 

在城市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我的立场是明确的,我认为:时间就是价值。那么是否所有的时间都有对等的价值呢?我们可以讨论一个的问题。建筑师在建筑改造过程中,更应该在上去考量设计,像多少的时间/空间需要保留或拆掉,未来的时间/空间又如何介入和增加。建筑师在这个事情上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大拆大建或修旧如旧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建筑师也因此需要兼备这样的使命感。




 深圳浮法玻璃厂·UABB入口建筑,2013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Q:城市改造更新已成为当下热点话题,强调地域性、因地制宜、新旧平衡的理论指导不胜枚举。在具体项目的改造施工过程中,你最关注的点是什么呢?


A:主要是时间的价值在空间上的个性体现。比如说,民国时候建造的房子或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我们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给这个时代的空间带来不同的特点与个性,设计过程中抓住这些特点和个性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抓住并保留下来,是否它的时间价值就能得以体现?除了选择性的保留,我们总会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通过两者的揉和,生成一件在地的,这个时代的空间。人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过去和记忆中,当下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建筑师对时间、历史和在地的判断和创作。


 深圳浮法玻璃厂·沙库,2013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实验的价值有时候会体现在不同时代一些材料的运用上。像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对水磨石非常热衷,大家就会都用水磨石;然后到了80年代变成了马赛克。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时代的审美,这种审美都显现在你要旧改的这些房子里面,是保留还是剔除,我会考量这个在哪里,保留下来的,是让人知道它从哪来,新的是让人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中,知道我们在哪。我个人喜欢这种拼贴式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手法。本来城市和这个世界就是林林总总的拼贴


 大成面粉厂改造——谷仓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建筑师应该是一个平衡于中间状态的,能够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游刃有余的群体。

——刘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I)团队合影


Q:像你之前做过很多建筑实践,同时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ETH)也从事过教学,今后你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建筑实践上,还是学术教育的传播上呢?未来你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A:这应该是一个平行的、相辅相成的过程。我经常会被人标榜为学术型的建筑师,我也喜欢这样的称呼。建筑师太市场化、商业化,或者说太现实,太忙于应对日常,离精神就会比较远,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相反,如果太接近于思想、太过于哲学和抽象化,不落地不具体,这又有悖于建筑的初衷。所以我喜欢游走于中间的这种状态。建筑师应该是属于那种能够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游刃有余的群体。


 深圳洋涌河水闸门桥,2015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教学对于我来说是支撑我的另一个世界。它能够让我与日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从现实中完全抽离开来,畅谈一些很纯粹的思想,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些很纯粹的设计,教学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和精神的传播,但也同时促进了我在实践上的一些深度研究和思考,所以说实践与教学对我来说都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你要我一定要做个选择,我还会选择实践。建筑落地的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是其他身份难以取代的。等我真的不能动笔或者说再也不能想象的时候、或者对现实和创作环境完全失望的时候,我会选择全身而退到大学,但我不希望这些情况会发生。我的人生目标还是希望能够创造出更多美好的空间。




在当下各种类型的媒体和论坛活动不胜枚举的情况下,作秀也要做成一场有思想“秀”。

——刘珩


 大成面粉厂改造项目,2015,UABB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Q:作为榫卯第二期嘉宾,你如何评价我们的活动?能否给些建议?


A:现在媒体特别多,邀请我参加各式各样的论坛、出席活动的也特别多,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像是一个秀,现在我选择参加的也越来越少了。我觉得作秀没问题,它的本质还是因为你有内容有想法有作品可以秀。但它应该是一种思想与经验的分享,这才能够让你的活动办的更好、更有影响力。


任何的事情都有点像硬币的两边。女性建筑师这个话题一方面像一个噱头,另一面,如果这个秀能够让人更多理解我们作为女性如何努力去成就建筑师的这份工作,正面地去影响未来更多的建筑师和女性,那么这个秀的本身就是一个好事,我个人是比较正面的看待这件事儿的。


 南沙科学馆:1999年回国后的第一件建筑作品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得空时我也会看一些节目,例如撒贝宁的《开讲啦》,这个节目还是不错的。它不只局限于一个专业,嘉宾有医生、演员、建筑师、心理学家等等,切入的角度和话题都非常独特和不同。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有思想也有深度,而且这种深度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


这次你们邀请的女性建筑师,她们在建筑领域也经过了多年的磨练,相信大家讲出来的东西也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我经常会被一些建筑学院邀请去做演讲,他们会说你的演讲很重要,因为你的演讲会给很多的女学生带来一些希望和指导。这个时候似乎又多了些使命感。作为建筑师,我们会有这个领域的思考和分享;而作为女性,我们会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这个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只要这种分享能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就是一场好的活动。


 深圳留仙洞设计公社0502桌景- 施工中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摄影:张超工作室



榫卯Talks | 延伸阅读


张永和《一座无法消费的建筑》

刘家琨《西村大院:日常生活的欢庆》

黄声远《田中央·工作中》

孙一民《学人与学派》

周榕《瞧,那个扔石头的人》

……

马良行网站上还有10+相关榫卯Talks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马良行(www.mahoooo.com)


我要提问


四位女性建筑师演讲结束后,将进行圆桌探讨。想向她们提问,进行零距离思想交流吗?


在文章下方留言区,加上话题#我问刘珩#,并提出你的问题。马小良将在精选评论中选出独具角度且高质量的问题,附!赠!入!场!门!票!一!张!

 

每天4个名额,抓紧机会赶紧行动吧!5月7日即有机会亲临大会,感受思想的碰撞,听中国最具原创力思想的四位女性建筑师,现场为你答疑解惑。



榫卯粉丝群现正召集中,加马小良微信(ID:maxiaoliang2016),发送“榫卯群”暗号,邀请你进群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同探讨建筑知识。



2017年5月7日

「榫卯Talks」思想者大会第二期,

胡如珊,刘珩,黄文菁,贾莲娜

4位建筑师齐聚清华大学,

让生长在混凝土上的玫瑰,

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想发声。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